腾讯娱乐讯 如今的华语乐坛,已经成了一个怀旧的时代,这是好事吗?未必。怀旧是因为新不如旧,而新,恰恰正是一个乐坛不断向前的源动力。摇滚乐有一个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在路上,像一块滚石那样源源不断地滚动。无论失败、挫折,或者创作上的起起落落,只有在动起来的状态过程中敢写敢唱,才能让音乐和自己真正活下去。在这个意义上,“羽泉”就是一直在路上的代表。
成立十六年后,“羽泉”发行了第十张原创专辑《敢爱》。数据不能代表一切,但数据却可以说明一切。一个组建十六年从没有中断和更替成员的组合,即使在欧美乐坛也属凤毛麟角,更不用说华语乐坛了。而十六年里发行十张专辑,不到两年就有一张专辑的平均出片速度,其实更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羽泉”旺盛且具有延续性的创作力。先不说作品的成色,至少可以证明“羽泉”是创作上的行动派和实践派,而不是那些想的比做的多的理论派。音乐的天赋和天才,不是坐在家里想象出来的,是靠不断地创作自我求证出来的。
在音乐上,《敢爱》这张专辑同样也和“羽泉”的任何一张专辑一样,是一张活在当下而不是活在过去的专辑,以至于一开始甚至不敢相认,还以为是年轻人做出来的专辑。相比那些因为一张专辑升天,就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复制过去自己的艺人,“羽泉”的十六年,就是不走回头路的十六年,一直在路上而且一直向前,虽然偶尔也会有一些不太适合他们的尝试,但总体的事业轨迹却还是向前的,而非固步尘封抱残守缺的。
新专辑在作品方面,《搏爱》张力十足的电子摇滚元素,《敏感动物》里舞曲与摇滚的结合,《唤醒时空》里充满欧陆情调的电音节拍,也让音乐都在一种相当时尚和国际化的电子音色氛围里,让人感受到时代的气息。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张专辑过于浓重的电子音色和元素,也让“羽泉”曾经那种硬派硬气的音乐气质,因此被掩埋了不少。
不过,这也和这张专辑里“羽泉”原创比例的微弱有关,在进行尝试其他音乐人作品的同时,《敢爱》里真正意义上算是“羽泉”成员完成所有词曲的作品,其实只有《一个人去海边》一首。对于一个创作型组合来讲,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小小的遗憾。而日本音乐团队在赋予专辑以国际化聆听体验的同时,也因为从作曲到编曲的主导性地位,在音乐性上让“羽泉”的原味特点很难体现出来,这或许也是很多国内歌手,在聘请国际团队制作专辑时,都会留下的后遗症。
有变也有不变。十六年的岁月,让“羽泉”成熟了许多、改变了许多,但音乐里的信念、理想与爱这些核心,却一直没变。就像《敢爱》这张专辑依然用爱做主题一样,爱,一直都是“羽泉”的创作主题,也是他们的创作坐标。也正是有了这份对爱的坚守,让他们的音乐无论曲风怎么在变,却也始终都贯穿了一种饱满的力度,那种爱意满满当当的正能量。在变与不变之间拿捏平衡,“羽泉”是个好榜样。
当然,爱在岁月的洗礼下,也是有变化的。《追风筝的孩子》或许有回眸、有念旧,但却是一种成熟男人回忆青春后的云淡风轻;《世上最懂我的》则又是一首将小情小爱提升到大爱的歌曲,其中的况味,中年人更能懂;《一个人去海边》里的自省与坦荡;《Paradise》那种无拘无束的放空,相比早年那个或刚猛或细腻但直来直去的“羽泉”,也有了更成熟的改变。当然,这或许不能叫改变,因为改变更像是一种刻意的变化,但对于“羽泉”来讲,这一切却是顺利自然的发生,一如人的成长,二十岁做二十岁该做的事,中年之后自然要唱属于中年的歌。值得一提的是,从作品的旋律悦耳程度来讲,这张《敢爱》专辑里最好听的一首歌曲,恰恰就是唯一一首纯“羽泉”原创的《一个人去海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未来还是希望在“羽泉”的专辑里,听到更多他们唱作合一的作品。
新专辑里让人感叹的,同样还有“羽泉”哥俩的歌声。陈羽凡(微博)的声音依然骄傲的高亢,胡海泉(微博)的演唱也同样饱满有力却又不乏细腻。在这个要么小清新卖萌,要么十七八偏要装出老娘儿声音的时代,“羽泉”则用自己最本色的声线,以及那种对音乐的热情,一直呈现出这种明快又充满力量的歌声,也为歌坛保留了一种原生的质朴。
“羽泉”陪伴你我成长,从那些情到深处的情歌,一直到更荡气回肠的摇滚,一直到更轻松愉悦的舞曲,每个时代的“羽泉”,在音乐上都是那个时代最潮的“羽泉”,一直没有落伍的“羽泉”。不仅如此,十六年一直不间隙、不休假的“羽泉”,在音乐以外更记录下一段真实与连贯的历史。磁带版的《最美》和《冷酷到底》;CD版的《没你不行》、《三十》、《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羽泉》、《@自己》;USB版的《再生》,再到新专辑《敢爱》用二维码的形式,将专辑通过耳机、充电宝、音箱和红酒等商品,传播到更多的人群。近二十年音乐产业的介质革命,几乎全都纪录在了“羽泉”的音乐生涯里。他们与音乐同步,甚至在音乐技术上先行一步推动自己的音乐。这是敢做的结果,也是敢爱的馈赠。本文来自:www.hebeihuayang.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