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底中美签署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声明中中国承诺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此前的15%提高到20%。《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签署对中国能源结构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能源结构调整一直是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保证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整能源结构就是要减少对化石能源资源的需求与消费,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近10年来,我国电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逐渐上升,在一定程度上逐步取代了煤炭和石油。随着电气化时代的到来,电力作为一种二次能源,将成为我国未来能源消耗的主体。
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我们预计202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8.1万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5700千瓦时,达到欧洲主要发达国家水平。众所周知,目前燃煤发电依然占我国发电总量最大比例。基于开发难度、总储备量以及环保要求等因素,预计未来5年内,该比例会逐渐降低到50%左右。核能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都会有较大的突破。
上述的几种发电途径中,核电是对环境影响极小的清洁能源,核电厂本身不排放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核能属于低碳能源,一座百万千瓦电功率的核电厂和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0多万吨,是减排效应最大的能源之一。另外,核电的外部成本低,对煤电有较强的经济竞争力和替代能力。
目前,我国已经投运和批准建设的核电厂主要位于沿海地区。随着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面对资源、能源及环境问题的制约,我国应当积极推进内陆核电站建设。建设内陆核电站,不仅可以保证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能源支持,而且可以减少这些地区酸雨强度和环境污染问题。这也是我国华北、长江流域以及中南地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和治理PM2.5等大气雾霾的必要措施。
基于核能发电的环保特性,各国都已把核能发展提高到了战略地位。2014年波兰发布了一项截至2050年的能源政策征询意见草案:为降低对褐煤和黑煤的依赖,波兰政府就未来能源供应提出的两个主要方案均提出在2020年引入核电并将其扩展为“2025年后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可再生能源并驾齐驱。
2015年新春伊始,核电一词更成为了国内新闻的高频词汇:核电高铁正领衔中国装备逐步实现“走出去”战略;中国和巴基斯坦围绕核电签署34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合并获批;《核安全法》日前已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规划,由人大牵头,起草工作正积极推进。
尽管核电正处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但短期内仍无法取代煤电:自福岛核电站等事故发生以来,核电的安全性让人产生疑惑,能否确保核电站在高安全水平下平稳运行是未来能否大规模普及核电的关键因素;民众对核电站普遍抱有抵触和不信任感,核电站项目如何选址、如何获得民众的支持,对政府来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第三,我国核电技术的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相对滞后,而核能对于技术、资金和时间周期等要素要求极高,核电相比于目前已经较为成熟的煤电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因此煤电在短期内仍拥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高瑞瑶) |